接下來來到縱谷北回歸線標碑。
北回歸線的英文名起源於2000多年前,夏至太陽直射到此處時,是處在黃道十二宮巨蟹座的位置,從此回歸原處,故應稱“回歸線”而非迴歸線。現在則由於星體運動,而移動到了雙子座的位置,北回歸線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只是在北緯23.5度正負一度的範圍內變化。
在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上,決定將2000年的迴歸線位置定為23度26分21.448秒。
北回歸線通過的國家有:台灣、中國、緬甸、印度、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西撒哈拉、巴哈馬、墨西哥等國。
縱谷區的北回歸線標碑地上有許多石板,上面刻著許多天象的知識。
北回歸線經過北半球十六個國家,其中經過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四省。全球目前僅有北回歸線標誌9座,均在海峽兩岸。
台灣有三座北回歸線標誌:
一.嘉義下寮標誌:位於嘉義水上鄉,建於民前四年,為世界上第一座北迴歸線標誌。
二.花蓮舞鶴標誌〈此篇文章標碑即為此地〉: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碑頂成斜角狀,碑身兩面有『北回歸線標』字樣,上端有一根雙向箭頭指標。
三.花蓮靜埔標誌〈即海岸線北回歸線標碑〉:位於花蓮縣豐濱鄉,圓柱狀,上刻『北回歸線』字樣,圓柱中間有狹長細縫。
資料來源:舞鶴北回歸線標誌解說牌。
全世界僅有9座北回歸線標碑,台灣就擁有三個,真是感到與有榮焉呢!
還有日晷喔!
兩旁的長廊有許多星象知識可供參考。
接著來到附近的掃叭石柱。
掃叭遺跡:花蓮縣三級古蹟
掃叭遺址位於縱谷中段秀姑巒溪流域的古老紅土台地上,1988年經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在遺址出土遺物與石柱遺跡研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年代距今約3000年。
掃叭石柱為台灣已知最高大的石柱遺跡,鄰近阿美部落與Sakizaya人仍傳唱著與石柱有關的祖源、禁忌與傳說。
掃叭石柱又稱掃只石柱,為目前東部巨石文化中所存最大遺石。東部地區考古遺址中,屬於新石器時代兩個最主要的文化是『卑南文化』和『麒麟文化』,其中掃叭遺址屬於卑南文化的一支。掃叭遺址有個南北長約600公尺,東西寬約400公尺的遺址。
這兩根石柱,高者5.75公尺,重9.5公噸;短者3.99公尺,重7.5公噸。
石柱高高地站在地面上,面向遠方的紅葉溪谷,風水極佳,而埋在地底下的部份,據估計還有1.7公尺深。
短石柱不知何時曾經倒過,後來由瑞穗鄉公所僱工扶正,在扶正過程中曾研究將兩根大石柱遷移他處,但發生許多奇怪現象,當地人認為石柱可能有靈性,不肯被搬動,最後還是留在原處。
在缺乏現代工具協助下,這兩根大石柱如何被運送到台地上?又如何被豎立起來?石柱又從哪裡來?這些疑問到今天都還沒有答案,掃叭石柱一直是花東縱谷上最神秘的景點。
掃叭石柱傳說:
根據阿美族人的傳說,大約在數百年前,有一群阿美族人來到舞鶴台地開墾,忽然遇上大雨來襲,大家趕緊撿起附近的木板來避雨,因此就稱此地為“掃叭”。這是有關掃叭石柱流傳最普遍的傳說。
另一種傳說,指出阿美族人在蓋房子時,必須為著基地一起唱著祖先留下的祈禱詞,若有人唱錯,馬上會被大風颳走,所有東西都會變成石頭,掃叭石柱就是兩位唱錯祈禱詞者的下場。
這兩種傳說都有共同點,就是教導阿美族人要團結合作,記取祖先教訓,若有人忘本,就會遭到報應。
紅葉派出所有著原民風情。
我們來到了這天的住宿地點:椰子林溫泉民宿。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瑞祥村溫泉路3段199號
電話:0937-912051
我們訂了兩間小木屋,一棟小木屋裡有兩間,每間都是不同風格喔!小木屋走道中間還有桌椅可供遊客聊天吃東西。
這間是老公、我跟Cherry晚上住宿的房間,充滿了濃濃的希臘小島風情。
連衛浴設備都很海洋。
房間內有湯屋,這裡的泉就是有名的『生男泉』。
這是老媽、老妹跟Ringo住的溫馨家庭風格。
這就是室外的泡湯池。
有可愛的泉質介紹牌。
參觀完民宿設施後,老媽肚子餓,卻又累到不想動,所以我們出門找食物去啦!
這試涂媽媽肉粽介紹的綠茶肉圓。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中正北路52號
涂媽媽肉粽
地 址: 花蓮縣瑞穗鄉中正北路49-1號
有很多藝人或節目曾去造訪。
綠茶肉圓蠻不錯吃的,連挑嘴的老媽都說不錯吃;他們家的滷肉飯、麵類也都不錯。
涂媽媽肉粽的包餡不合我的口味,因為是大肉塊,但是卻不是那種燉得很爛的肉,或許這是台東方面的口味吧!
溫泉路上的菸樓
吃飽喝足又小睡一下,自己先在房間的湯屋泡湯,傳說中的黃金湯,時間越久顏色會越深喔!
屋外的黃金湯池,顏色很深吧!
舒服的泡了整晚的湯,可以一覺好眠到天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