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完甕藏春之梅活動後,就開始參觀陶瓷博物館了!
甕藏春之梅活動算是在陶博館後面的區塊,後面的區塊是這次來才看到的,四年前並沒有這個區塊喔!園區內有很多雕塑作品集戲水池,因為還未真正到夏天,所以戲水池還未開放。
平安的密室:這件作品以使用磚塊建築過程的邏輯,將文字『安』轉換為三度空間的作品。這個過程需透過重複的動作,就好像一個冥想的過程,一塊接著一塊,一層接著一層,好像和平就需要這種無時無刻的專注。
使用紅色有兩層意義:第一,給予安字更多的能量;第二,讓這件作品與週遭緊密連結。作品名稱《平安的密室》:透過這個過程,創造出一間密室。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存有這樣的密室,歡迎平安的感覺進來。
穴窯區,這裡是讓遊客體驗陶塑的區塊,也是展覽陶藝及歷史的地方,還有個餐廳喔!
進入窯區首先右手邊是星座區,左手邊是十二生肖區。
老妹的巨蟹座上有很多突起物,小孩直說螃蟹好奇怪!
老公跟Cherry的天蠍座。
Ringo的牡羊座。
Cherry的生肖。
穴窯
燃料:薪柴、竹子...等。
特色:代表大陸傳統燒窯技術。
約在明末清初引進,通稱「柴窯」,通常窯床低於地面,屬橫焰式窯爐,燒製產品大都為日用陶器。
展覽館外的龍虎窯。
手拉坏
修坏
四角窯
登窯
蛇窯
穴窯區前廣場很大,也有很大的草坪,上面有許多裝置藝術。
各種馬賽克坐椅。
還可以登上衛冕者寶座。
還有個小沙坑。
台灣陶瓷之路
介紹台灣陶瓷歷史。
面壁
這面磚牆是用石門水庫淤泥低溫燒製而成。以適合生物生存的介質,自成一個生態循環系統,可與土地生物共生共存、共腐朽,讓許多植物生長、昆蟲寄生,隨著四季變化而有不同容顏,藉此傳達節能減碳及循環經濟的理念。
作者在2005年以後開始研究水庫淤泥,做出濾材及仿生石。2008年進一步用古法將煮熟的米漿混合淤泥攪拌增加其黏性,作為磚塊間的黏著劑,讓這件作品成為肥沃的土壤,而且能自然的生長出許多青苔及蕨類植物,與磚牆上的人像呼應,生意盎然。
接著來到陶博館正門口。
與陶博館合照。
進入陶博館展覽館是因為想跟雲彩拍照,因為之前跟雲彩拍照時,Ringo才一歲多,不過,當Ringo看到這位文化大使白白就嚷嚷著要跟白白拍照。
雲彩及倒影。
自拍中。
僅在一樓參觀了這個太極作品,因為參觀博物館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剩下半天想跟老妹去陶瓷老街走走,所以跟雲彩拍完照後,我們就朝著老街出發啦!
對啦!今年台北縣因為升格,所以北縣博物館都不用門票就可以參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