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想去基隆和平島走走,於是安排了一天的基隆之旅。
基隆港
白米甕砲台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太白里光華路37巷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大約建於清朝光緒年間,而今日之所見為日治時期所改建過後的景象,設計觀念及設施配置方面是較先進的作法,而且用材及施工亦頗為精良,雖歷經多年滄桑,但格局仍然保持完整;白米甕砲台周圍當地人舊稱『荷蘭城』,由於荷蘭據台時期就築有堡壘之類的建築,故白米甕砲台也稱『荷蘭城砲台』;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西邊,坐落在海拔近70公尺的高地上,高地的兩旁有小山,形成天然的屏障,為港口西岸的第一道防禦防線,目前白米甕砲台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眼尖的朋友有沒有發現,上面的解說牌寫的是:市定古蹟?
砲側庫
望上去,除了有指揮所,還有三根大大的煙囪,那是哪裡呢?
原來是協和火力發電廠。
位於基隆市中山區的台灣電力公司協和發電廠,創建於民國61年,是以重油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為台灣北部最大的發電廠,供應台灣北部民生的用電。廠內三根直聳的大煙囪,也成為了基隆的地標之一。
位於中山區協和里的協和發電廠,是以重油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總裝置容量共200萬千瓦,為台灣北部地區最大之發電廠。受理團體預約參觀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0900至1600,連絡電話02-24248111轉630。
資料來源: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資訊網&WUGA
上去的階梯超小的。
後面是基隆嶼與光華塔。
繞過砲座區來到指揮所。
白米甕砲台為一字排開的配置,由左而右為指揮所、四個砲座、觀測台一字並列面對海上,乃台灣現存砲台中唯一的形制,究其原因乃因地形上依恃在兩座小山丘間,可阻擋來自側邊的攻擊,而兩旁的高地則提供了絕佳的視野,成為指揮所與觀測台的最佳選擇;還有,由於白米甕砲台的主要任務是直接以火力摧毀敵船於港外,因此一字排開的方式便可發揮最大的攻擊砲火,進而達成『制海砲台』的目的。
指揮所後方有個階梯。
還有個像人形似的空間,老公說應該是給站衛哨兵休息的地方吧!
這是測遠機三角基座嗎?
砲座區
白米甕砲台呈長形平面,砲盤區的四個砲座,每個砲座直徑約15公尺,為堅實的鐵水泥所築造,砲座後方並設有斜玻道可通往下面的貯彈庫,而指揮所及觀測台則分置於左右兩側的山丘上,視野遼闊,可俯瞰基隆港內外全景;可惜的是,白米甕砲台目前已無大砲在此,只見四座砲座和子牆的遺跡,而且左側的指揮所已改建,但是由涼亭旁的石階拾級而上右側的觀測台,頂上樹木叢生,可遠眺蔚藍海景,景色頗為清新。
資料來源:旅遊資訊王
光華塔&基隆嶼。
接著來去涼亭乘涼吧!遠方是協和火力發電廠。
爬上一段階梯,
原來是觀測所遺址,就在白米甕尖上。
準備離開到下個景點。
繞出停車場卻又看到一間快傾頹的房舍。
原來是庫房及儲水所。
離開白米甕社區的路上,有間廁所,是古蹟呢!
這古蹟可是可以使用的喔!
從前叫做山洞牛肉麵。
從前叫做山洞牛肉麵,因為山洞封閉,所以才搬到現在的店址,是說,離個50公尺處有個隧道,該不會以前就是在這擺攤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