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開了洞咖啡,往外木山海濱瞧瞧。

 

IMG_9668

 

基隆嶼

為一火山噴發形成的小島,四周皆為峭壁,幾無平地。其景緻也因陸上觀賞位置不同而改變,更因氣候變化而展現其多重的美感;天晴氣朗可見火山島之氣勢,晨昏時其隱約外形更顯神秘感及飄渺。

 

資料來源: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資訊網

 

IMG_9669

 

遠處有幾艘貨輪。

 

IMG_9671

 

我們停車停在情人湖濱海大道石碑附近。

 

IMG_9673  

 

還有海上孤舟。

 

基隆嶼,又稱基隆島,位於台灣島東北方外海、太平洋的東海中的島嶼,,古稱雞籠杙,行政區屬基隆市中正區,直線距離和平島北端約3.3公里,距離基隆港口約4公里。

 

東北─西南長約960米,寬約400米,面積約24公頃,島上最高海拔為182米,狀如鯨魚。與棉花嶼、彭佳嶼、及花瓶嶼並為基隆外海四個火山島嶼,是由角閃石黑雲母石英安山岩所構成的島嶼,四周皆為峭壁,幾無平地,多見海蝕洞穴與岩礁。

 

IMG_9674

 

下海玩水去,不過沒玩太久,因為小孩覺得海水髒。我才覺得岸邊恐怖咧!好多海蟑螂喔!

 

IMG_9676

 

島上由於受到基隆多雨環境與岩石風化影響,植被豐富,多生榕樹,並且生長大量的野百合、金花石蒜、石板菜、女貞、防葵、萬年松、木槿等植物。目前基隆市政府逐步復育百合、金花石蒜。五、六月份為百合花季;八至九月為金花石蒜花季。島上除了珍貴的火山地形之外,也有獨有的火山螃蟹。島上並無野生的大型哺乳動物。

 

  • 聳立於基隆港外,為日治時期基隆八景之一,稱為「杙峰聳翠」,基隆仕紳許梓桑有詩吟詠:「萬人星羅繞杙峰,杙峰不與眾山同,孤高千仞凌霄漢,一望蒼茫鎮海東。」
  • 島上遊憩設施以步道和涼亭為主,視野所及,西南面是野柳至鼻頭角的北海岸,東北面則是廣闊的東海。
  • 島上有基隆嶼燈塔,興建於1980年,採太陽能發電,現歸海關管轄。另有日治時期遺留之「楠田上等兵殉職碑」,用以紀念因工事殉職兵士。
  • 基隆嶼過去由於軍事管制因素並未對外開放,2001年才正式開放登島觀光,目前可由碧砂漁港與基隆火車站前小艇碼頭登船前往。附近的海域也是基隆外海有名的磯釣場,盛產白帶魚、鎖管等豐富漁產,每到入夜之後,可見一艘艘的海釣船停泊在基隆嶼附近,也是基隆嶼晚上美麗的另一面。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IMG_9677 

 

停留沒多久,準備驅車往今天的重頭戲~和平島~出發囉!

 

IMG_9681  

 

停車場對面的海藻酥必買,好好吃喔!

 

IMG_9682

 

來到了和平島公園。

 

和平島(巴賽語:tuman)是位於台灣基隆市中正區的一座島嶼,全島坐落於基隆港東北。原名社寮島,為北台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也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所在之一。

 

和平島的聯外交通藉著和平橋與基隆市區連接。和平島全島原分為和平島本島(舊社寮島)、桶盤嶼、中山仔島三大部分,和平島本島西邊以人造堤防與桶盤嶼相連、西北則以明德橋與中山仔嶼相接,目前三島嶼已全部連為一體。

和平島的海岸以海蝕景觀聞名,這些區域曾被列為軍事管制區,現在已開放為海濱公園。

和平島當地文史工作者的考證,連接和平島與基隆市區的和平橋極可能是台灣歷史上最早建造的第一座鋼筋水泥橋,但現有的橋樑已非當年的古橋所以無法考證。

海濱公園內的海岸,有一處「蕃字洞」的歷史遺跡。洞內岩壁曾刻有荷蘭文字,岩石屬於砂岩,毗鄰海邊,幾百年來受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洞內文字已風化剝落,原有荷蘭文字早已消失。這裡又曾被和平島的國軍利用做為碉堡,加上歷年來好奇一遊的遊客觸摸及塗鴉,或有故意塗寫外國文字,以混淆視聽。蕃字洞的傳言是否屬實,已難考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IMG_9683

 

海角樂園的聖薩爾瓦多城。

 

聖薩爾瓦多城今日已完全不復見,原址目前為中國造船公司的船塢,日治時期日本學者村上直次郎曾鼓吹保護殘餘堡基,但在二次大戰盟軍轟炸及日軍多次軍港建設,目前認定應該無剩餘任何遺跡。但依據歐式城堡建築都有地下室及地基的慣例,及船塢不需地基,部分學者認為更深的地底仍存部分遺址。

 

IMG_9684

 

IMG_9686 

 

兒童戲水池及沙灘。

 

IMG_9687  

 

深水池

 

IMG_9688

 

首先先來去深水池玩吧!

 

IMG_9689

 

兒童戲水池水深到大人膝蓋左右。

 

 IMG_9694

 

夕陽

 

 IMG_9695  

 

池中倒影好美。

 

和平島公園,是1989經前省旅遊局頒發正字標章風景區,早期原為軍事要塞管制區,致目前地形保持良好,園內具有由西班牙統治稱仙帝新島,再歷經荷蘭、明朝、清朝、日據時代、國民政府於光復後改名和平島,島上原住民為凱達格蘭族的巴賽人。


  和平島公園經基隆市政府於1988年公開招商委外經營由和平島育樂公司經營迄今,和平島公園位於基隆東北一禹,因長期受迎風面海蝕及風蝕影響,更造就特殊的地形景觀,如海蝕平台、豆腐岩、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萬人堆、千疊敷、海蝕洞、蕈狀岩、獅頭岩、熊頭岩等。


  和平島公園雖長年受海風吹襲,但藻生植物(如紫菜、髮菜、鹿角菜、筊白菜、鵝菜、石花菜、紅毛苔、青菜等),魚生物(如黑毛、白毛、白帶魚、象魚、青魚、黃雞、龍蝦等),均隨季節的不同,而遨遊於和平島公園周圍,更為四季垂釣好去處。

 

IMG_9696

 

趁著老公小孩玩水時,來去走走吧!

 

IMG_9697

 

海蝕地形上也能長草呢!

 

IMG_9698

 

螃蟹

 

IMG_9699  

 

近點拍,發現海蝕地形色彩偏近橘色呢!遠處還有一堆蕈狀岩。

 

環山步道環的是『中山仔嶼』。

 

IMG_9700

 

IMG_9702 

 

超明顯的節理。

 

IMG_9703

 

好像兩隻鱷魚喔!其中一隻還戴著帽子呢!

 

IMG_9704  

 

遠處一堆機械處為造船廠。

 

IMG_9705

 

IMG_9709  

 

IMG_9710

 

IMG_9713

 

IMG_9714 

 

IMG_9715  

 

和平島舊稱皇帝殿,為兩千萬年前形成的大寮層,以砂岩與頁岩地形為主。

 

IMG_9716  

 

有看到上圖被炸掉的頂部嗎?

 

IMG_9717

 

涼亭底下有軍事設施。

 

 IMG_9718

 

IMG_9719 

 

IMG_9720  

 

右方洞穴,上面有個藍色的印記,這就是『番字洞』。

 

這個「番」字,指的是荷蘭人。1642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占據台灣北部。1661年,鄭成功率軍驅逐盤據台灣南部的荷蘭人,但直到1668年,荷蘭人才在鄭軍的討伐下完全徹離社寮島(今和平島)。傳說這個洞就是荷蘭人最後退守的據點,當年還在石洞壁上刻有荷蘭文字,「番字洞」因而得名。可惜經過長期的風化侵蝕後,史跡幾乎蕩然無存,只留其名供後人想像了。

 

番字洞全長約二十公尺,在地形上叫做「海蝕洞」,也是海蝕地形的代表之一。由於受風浪影響,洞內十分陰溼,不難想像當年荷蘭兵在躲避鄭軍時的艱辛了。

 

資料來源:王明雪主編,《台灣深度旅遊手冊11 基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頁138。

 

IMG_9721

 

涼亭底下有間廟,不曉得是何時被哪裡的信徒蓋的。

 

 IMG_9722

 

廟的上面就是『石觀音』。

 

IMG_9724

 

IMG_9725  

 

千疊敷:因波蝕棚上節理發達,形成一塊塊岩面,好像是千張塌塌米舖在那兒,故名千疊敷。

 

IMG_9728

 

時間關係,沒有過到九曲橋對面參觀,只好等待下次再參觀囉!

 

IMG_9729

 

琉球漁民慰靈碑

 

1905年前後,琉球人遷居至基隆,形成一處多達560人的聚落。台灣人提供琉球人居住的地方,琉球人也相對地將捕魚、造船和修理漁具等漁業技術,毫不吝惜地教導給基隆居民。台灣人曾經和琉球人互相合作,宛
如兄弟姊妹般地生活在一起,這是一個光輝燦爛且令人驕傲的史實。

 

琉球聚落雖已消逝在戰火與重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費時勞心,收集起分散在社寮島(今和平島)附近的西班牙人、荷蘭人、原住民和許多琉球人的遺骸,連同對琉球人的記憶,祭祀在萬善公廟內。

 

琉球各眾有志之士為感謝基隆市民祭祀其先祖,藉此機會表達感謝意,並祈求兩國千秋萬世之和平,故立本座石像於此。


IMG_9730  

 

IMG_9731

 

軍事設施

 

IMG_9732

 

觀海步道還沒去過呢!

 

 IMG_9743  

 

再見囉!和平島,我一定還會再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6111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