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日本10日遊第五天的最後一個景點:新橫濱的拉麵博物館。
上一次去拉麵博物館,應該也是快20年前的事啦!XD 因為問老公婚前帶他去日本那次有沒有去拉麵博物館,老公說這是第一次去。
店鋪介紹
麵博物館1F賣店,還有人氣土產排行哩!
1F入口左手邊有置物櫃,不過無法放大行李喔!小型的可以。
接著來去逛逛囉!
拉麵博物館仿1958年街景。為何仿1958年街景?原因是因為拉麵從中國傳入日本後,1958那年在日本開始蓬勃發展,因此拉麵博物館仿流行開始當年的街景來佈景。
速克達女孩
派出所
派出所逮捕犯人公告
樓梯往下走是小型鳥居。
樓梯平台往底下拉麵名店拍去。
四周除了是拉麵店外,中間廣場處可供休息、遊憩及街頭藝人表演。
既然晚餐時間到了,我們就分開各自找喜的拉麵店用餐。由於我愛吃辣,所以跟老公去龍上海用餐,小孩跟著朋友一家吃博多拉麵去啦!
龍上海辣味增介紹漫畫。
樣先購買食券囉!
龍上海內裝
我的麵麵來囉!上面有一大坨辣味增,底下有筍干及大叉燒哩!
這裡的拉麵名店湯頭跟我去留學時差不多,蠻鹹的!不過這才是真正的傳統日本拉麵的湯頭啊!(關西湯頭較清淡,較適合台灣。)
但這次赴日旅遊在東京吃的拉麵,湯頭鹹度跟從前改變很多,不再是鹹到要猛灌開水的程度(留學時光習慣拉麵湯頭鹹度就花了一兩個月)。朋友也說日本現在的食物很合臺灣人口味,從前她去日本玩,總是到第三天就很想回家吃臺灣的食物。
老公點的冷麵。
很美味的一碗麵啊!
出麵口
叉燒肉蠻大片的,橫亙整個碗口。
蠻好吃啦!但如果是歐巴桑喜歡的細麵那就更好啦!
吃完才來拍招牌及食券機。
朋友吃的博多拉麵店。
約20年前也來吃過博多拉麵店,不曉得是否是這家店,太久,忘光了!記得當時日本友人跟我說當時進駐的博多拉麵是當年第三名,湯頭雖鹹,但記憶中似乎是細麵,覺得好好吃啊!
廣場正有街頭藝人表演。
是不是很有fu~啊!
超小劍玉
劍玉(中文:日月杯)
劍玉(けん玉、Kendama),又稱劍球,過去在台灣曾叫日月球;是一種來自日本的傳統民間遊戲,起源於法國,2008年在台灣極限運動圈,許多極限選手開始玩劍玉,在中華劍球劍玉運動協會的成立與推廣下,台灣在2010年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劍玉大賽,2011年第二屆也在該年12月11號比賽完畢。
世紀的法國,剛開始是用獸骨當劍身及球,後來慢慢演變成杯狀,後期再從杯狀演變為尖頭,底部為皿,球也多了一個洞,當時在法國的貴族上流社會是一種非常流行的遊戲,不管何時何地都有人在玩,在江戶時代由留學生帶回日本長崎,因此傳入日本。
18~19世紀時,傳入日本的劍玉漸漸地流行起來,因當時大家沒有一個統合的名稱,藉由大家的口耳相傳,劍玉的名稱也一直在改變,像是早期的「拳玉」、「七玉拳」、因為漢字相通關係,當時中國也以拳玉稱呼,但不管名稱怎麼變,指的都是「けん玉」。
約1919年(大正8年),開始有人製造並販賣,當時的名稱叫做「日月球」,價格約18錢~50錢(以幣值換算約日幣50元),因為很便宜,所以造成相當大的流行。那時也開始有競技型的比賽出現,幾乎變成一種全國的運動。 後來,因戰爭的影響,昭和時期劍玉的名稱也變的很有軍事特色稱為「劍玉」,原因是劍身的部份讓人感覺很像武器。
到了1975年(昭和50年)5月5日,童話作家藤原一生,創立了「日本けん玉協會」,將名稱統一稱為「けん玉」,「Kendama」也是統一的國際語言。並將競技用劍玉制定了統一的規格,包括尺寸大小、重量、材質…等等,使其有一定的公平性,也創立了基本練習的1~10招,後來才慢慢演變到現在的模式。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A%8D%E7%8E%89
仿古洗手間
古早電話亭
樓上的古早味巷子,偶爾會有真的店面喔!
柑仔店
浴場門口~不過這只是場景而已啦!
男湯人形立牌
小孩對這日本襪鞋感到十分有趣。
斜對面就是剛剛那間柑仔店。
場景通道就跟巷子差不多,蠻窄的。
樓上的麵店。
以前曾吃過一家樓上的東京口味的麵店,雖然當年並無進入前幾名,但也是好吃啊!
繞了一圈,又來到車站啦!
車站窗簾拉起,是下班了嗎?
Ringo發現從前的嬰兒車。
走累了,休息一下吧!
棒棒糖好吃喔!
真的算命攤喔!
巷子旁小神社。
連置物櫃都要仿古哪!
1F賣店內還有賣小男孩喜歡的產品呢!我們在這看比賽看了好久。
臺灣拉麵介紹
介紹台灣拉麵潮是從90年代後半開始。也特別說明台灣飲食文化鹹度較低,是適合台灣當地的口味。
中國麵料理界介紹
新橫濱車站
為何會有振替乘車票呢?
因為......又有人身事故了,來日本前五天,第三~五天連續三天有人身事故,這次事故發生在田園調布,且我們真的被影響到車班。碰到人身事故,列車停駛時,記得跟站務員領取這張振替乘車票,這樣轉其他路線班次時,只要秀出這張票,就可以從站務員窗口前票閘直接通過。
渋谷站告示牌,說明此次人身事故發生時間及地點。
為啥到渋谷咧?不是要逛街啦!已經很晚了咩!是為了衛斯理啦!他聽過忠犬八公的故事,說想去跟祂拍照,我們才會去渋谷囉!
忠犬八公小傳
1924年,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農學部教授上野英三郎開始飼養該犬,並取名為「八」。每天八公都會在家門口目送上野教授上班,並且在傍晚的時候到澀谷站去迎接主人下班。1925年5月,上野因病猝然去世,然而八公犬依然每天到澀谷站去等候主人的歸來。直到最後死去。1935年3月,八公因患癌症與絲蟲性象皮病而死亡。死後屍體被製作成標本,保存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內臟則保存於東京大學。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終於完成衛斯理的心願了!
那麼晚了一樣人多的渋谷。
八公口壁面有許多八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