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小阿姨家旗山,當然就要在附近逛逛囉!
首先來到旗山糖廠吃冰囉!
旗山糖廠
地 址:高雄市旗山區糖廠里忠孝街33號
裡面還留有從前的火車。
這機關車車頭跟一般蒸汽火車車頭很不一樣哩!
從前糖廠宿舍規劃跟眷村很像,路口都會有路牌,現在原來的宿舍旁好像在興建飯店,以後到旗山來,就有新的飯店可以住宿了。
園區裡還有鴕鳥可以看。
美濃平原,舊稱『瀰濃』,後經日據時代,日人取其故鄉之名,改稱美濃,即沿用至今,用搜尋引擎找美濃,你會看到另一個日文版的美濃,千萬別以為是同一個喔。美濃平原北臨月光山、雙峰山及靈山,南有荖濃溪,並有美濃河貫穿其中。
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林桂山、林豐山兄弟率領一批武洛庄民移居此處,拓墾瀰濃庄,在街上共建有二十四座「夥房」,第一條街道並取其永久安定之意,命名「永安路」,也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永安老街。往後十餘年,陸續拓殖十大庄十小庄,成為乾隆年間以後『六堆』客家社群中最大的墾殖區。因著三面環山的地形及種族間的衝突,美濃客家庄形成封閉的社群,其文化也自成一格。
農耕是美濃人民最主要的產業,美濃平原得天獨厚,擁有荖濃溪、楠梓仙溪、美濃溪、中圳埤等豐沛的水源,庄民於是鑿引荖濃溪水,開闢『龍肚水圳』,灌溉出全六堆最富饒的雙冬田。
中圳埤即是現在的中正湖,原為灌溉的陂塘,先民建中圳埤,以便在雨季時儲水,等到枯水期時,可引水灌溉,後來日本人在此大興水利,提高水稻和菸作的產量,加上民國46年美濃大水,大量泥沙菸積在湖中,蓄水量大不如前,灌溉功能因此減低。不過湖邊山川相映,景色秀麗宜人,則成了遊客觀光的盛地,且其湖泊濕地是生態蘊育的環境,除了濕生植物,也有不少鳥類棲息於此。
資料來源:四方通行 http://www.easytravel.com.tw/action/meinung/index.htm
敬字亭
美光粄條店
地址: 高雄縣美濃鎮中山路一段87號
電話: 07-6811420(店) 07-6810788(晚)
要吃粄條,要去巷內坐。
冰品就在有美光粄條店看板處食用。
花生豆腐的口感跟日本懷石料理豆腐口感很像,綿密Q彈。
乾粄條
這裡的粄條切得比北部細,外婆和老媽吃不慣,還真挑!
明明就是客家人,還吃不慣細粄條的客家味,有沒有太挑吃了啊?
炒水蓮
我們都覺得蠻好吃的啊!
美濃民俗村
地址:美濃鎮中山路二段421巷80號
用完午餐後,我們來到了美農文物館。
集印章處
很特殊的竹椅。
來玩掌中戲。
花生清冰:就清冰+花生粒~頗陽春的,人家還以為是花生口味的清冰咧!所以說,旗山美濃的清冰都是古早香蕉口味清冰啦!
最裡面有美濃客家祖堂模式。二樓中間為村長曾家祠堂(堂號-魯國堂)。
兩邊長柱上有一對棟詩,描述祖籍源自何處,內容如下:
左-祖籍廣東嘉應州蕉嶺縣克勤克儉書田潤渥續千秋
右-宗支輝仁渡寶島徒瀰濃惟孝惟忠詩禮蘭臺芳百世
現場還有紙傘現場製作。
紙傘彩繪DIY
上膠黏貼傘面。
客家山歌
仿菸樓,菸樓是間客家擂茶店。
狀元糕~各種甜的口味都來一個。
狀元糕由來
接著來到東門樓。
乾隆20年間〈1755年〉,村民將東柵門改建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東門樓,日據時代,昭和12年〈1937年〉日人將其改建為警報台,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東門樓全貌,是在民國39年〈1950年〉重建至今。門樓上「大啟文明」的扁額相傳是由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後所提,登樓遠望南太武山,遙想先民為捍衛家園而奮戰,隨著歲月流轉,徒留歷史的滄桑與凋零。
資料來源:四方通行
城門旁有許多碑文。
東門樓簡介
簡介牌也仿造城門形式做成。
東門樓跟伯公解說牌放在一起,可見得伯公就在附近喔!
來去找找看吧!
原來一進東門樓就可以看到伯公了!
伯公壇常是美濃客家庄用來宣告領域的重要標的,「伯公」即是我們所稱的土地公,是當地人民的主要信仰中心,美濃的土地公之多,也是居全省之冠。庄頭伯公壇是老街巡禮不可錯過的一站,客家庄的伯公壇與閩南式的土地公祠在外觀上有即大的差異,不像土地公祠有具體的形象及廟宇,伯公壇是一塊類似祖宗牌的石碑,上面書有「福德正神香座位」,也不設香爐,僅以一方形的石砌凹槽做為插香的地方。庄頭伯公壇旁的老榕樹下,常可見到阿公們在樹下乘涼聊天,孩子們在一旁追逐嬉戲,是庄民互相交流,聯絡感情的地方。可別小看這個老榕樹喔,他可是有150幾歲了,目前由縣政府建檔列管保護。
資料來源:四方通行
菸樓
仔細看美濃的菸樓,總連接著家族的夥房,『夥房─菸樓』明顯說明了『家族─菸業』的社會結構,菸業全盛時期,家族充裕且緊密的人力資源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夥房〈合院〉是美濃客家家族的基本單位,如曾式夥房、邱式夥房等,「夥」意指因某種社會關係而結合的一群人,「房」則是家族父系血脈與財產繼承的基本單位。夥房內還可細分為一至多個家庭單位,每個家庭均是自行運作的經濟單位,但家庭與家庭間仍存在緊密的關係,始結合為一個家族。
夥房可能為三合院或四合院等,大小不等,建築也有其特色,祖堂是必備的空間,夥房成員常藉群聚祭祖凝聚家族意識。夥房的另一特色是「棟對」,通常在中堂入口處的兩邊,可看見類似門聯的對子,稱為「棟對」,上面的文字說明家族祖先來自何處,存在追本朔源的意義。
資料來源:四方通行
廣華興紙傘廠,就跟美濃民俗村在同一條大馬路上同側,較接近永安老街。
美濃民俗村裡的紙傘就是廣華興紙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