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為了避免塞車,一大早就到了角板山來賞梅。
來跟路口的木雕拍個照吧!
停車場的對面洗手間有個可愛的外型,正式復興鄉的特產“拉拉山水蜜桃”。
山間偶爾還有一抹紅。
走在洗手間後的步道上,竟然看見可愛的小鳥巢。
觀景平台上拍向山脈及角板山商圈。
復興鄉農產月份。
老公今天想從戰備隧道開始走,意外地發現了楓紅。
陽光灑落在落葉上,真是分外美麗!
美麗的楓香。
這顆感覺更美,有綠的葉、黃的葉,還有紅的葉。
這叫做人工“秋風掃落葉”。
進入戰備隧道前的崗哨。
坡上一堆落葉。
美啊!
雖然不及在日本京都紅透半邊天的楓葉,但這種充滿古樸感的楓紅個人感覺更美!
準備進入戰備隧道囉!
隧道中有超厚重的鐵門。
每邊門各有三個可以半開的小門,應該是通風用的吧!
隧道中早已美化過了!
感覺不那麼陰森森的!
隧道中除了有代表原住民的彩繪外,還有許多關於隧道的解說。
轉個小彎,又是美麗的原住民彩繪。
隧道牆兩側當然有屬於原住民的圖騰囉!
往下看是長長無盡頭的樓梯,以為會爬的氣喘吁吁吧!其實,這階梯距離不算太長。
展廳中央,依照年代分類相片及介紹。
想當年馬英九總統還真是年輕哪!
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與其妻蔣方良女士。
老公說蔣夫人戴的帽子乍看很想達悟族的帽子。
這就是那傳說中很像達悟族的帽子。
蔣介石先生與蔣夫人結婚照。
哇!有的樹已經開始結梅子了耶!
中華影像
作者:德胡若孟〈法國〉
創作理念:大部分的雕塑,都是靜靜地訴說自己的故事,這件五彩繽紛、婀娜多姿的作品,卻以十足的動感,變化萬千的姿態,幅射出洋溢著生命活力的豐富訊息及光線,加上作者刻意追求的穿透性與透明感,眼前所見,不僅是充滿生命力的作品,也是在上演一齣充滿詼諧與人間溫暖的喜劇。
思親亭
思親亭記
河階地形
由於地盤上昇造成劇烈的河流下切侵蝕作用,山谷中彎曲的河道在外側侵蝕山壁形成陡坡,河流彎道內側的舊河床被遺留在河岸邊,就形成了河階。一次的劇烈下切都會留下一段的河階,形成階梯一般的地景。
在這大漢溪上游的曲流段,外側環繞的山壁陡坡與中間緩傾的溪口台河階,形成半圓形古羅馬劇場一般的地景,這就是所謂的「劇場河階」。
可愛小梅子與清麗的梅花。
二00三 樟樹桃園
作者:史達西奧利〈義大利〉
創作理念:人來自於自然,終亦將返回自然,此一萬古以來不變之鐵律,突顯人類與大自然原本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作品以一倒三角形的架構,堅實地立基於大地,象徵人應飲水思源,不忘其本。一側與百年長青的樟樹依靠,旨在透過此種視覺意象,強調人與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必須相互扶持。
又見一株美麗殘楓。
很大一株梅花,尚未滿開。
蜜蜂採花蜜。
沒有大砲,要近拍梅花得找很久。
環湖步道仍有楓紅。
從楓紅側環湖步道往梅園拍過去。
遠看一片楓紅,近拍卻也是殘楓。
殘楓旁有一階梯往上,好奇地看看出口是哪裡?原來經過介壽國小圍牆到街上,孩子看到有吃的,眼睛一亮,所以來去買點食物吃吃囉!
杏鮑菇
超大支梅粉薯條,這家炸物真是好吃!
照相背景是介壽國小,因為Ringo是班上盪鞦韆隊隊長,所以一定要去學校好好表演一番,因此就去介壽國小參觀囉!
遊樂器材旁有個竹筍立碑,也充分反映當地的農特產。
公園裡,打扮成日本人的老伯,正在吹奏尺八。
這裡也有水生植物生態池。
角板山餐飲
桃園縣 復興鄉 澤仁村中山路7號
炒高麗菜裡面配料還真多哪!
什錦湯麵 60元,很好吃喔!
炒山芹菜,大人很愛吃,小孩說很臭!
竹筍湯小碗50元,料多實在又好喝。
這家餐飲店價格平實也很好吃,蠻不錯的!
復興亭
復興亭前身。
青年活動中心前梅花。
梅花吐芬芳。
冬季多雨的北部,還能抓到藍天,真是令人感動哪!
這次角板山之旅很快樂,不過因為要準備期末考,所以玩到12點就回家唸書啦!下次一定要好好的做個深度旅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