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三仙台,繼續往台東市方向前進。
我們來到東海岸管理處的都歷處本部參觀,不過已經過了五點,所以無法進入參觀囉!
http://www.eastcoast-nsa.gov.tw/PortalPDA/Scenic/CenterInfo.aspx?zone=4&scenic=12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都歷處本部網站介紹
這是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的平面圖,還有兒童遊憩室呢!
遊客中心地下樓咖啡廳旁的洗手間,小巧可愛,男生部份內牆是太陽,女生是星星跟月亮。
都歷處本部有很大很大的草坪。
這是從前阿美族的祭典中心,而且這裡也有阿美族民俗中心可以參觀喔!
只要有魚的地方都不放過,快把把拔帶的魚飼料都餵完了,旅程才第二天的說。
都歷處本部辦公室及海岸山脈。
旁邊有長型水池,裡面養著魚跟蓮花。
草坪上耍寶
草坪上側翻+軟翻。
東河橋
東河橋遊憩區位處連接成功鎮與東河鄉的馬武窟溪出海口,東河新、舊兩條橋樑橫跨其上,造型各具特色,並列橫跨於馬武窟溪之上,展現建築藝術之美,在四週翠綠的山巒映照下,顯得亮麗動人,也有如絕美的山水畫,令人讚不絕口,留下難忘記憶。
東河新橋造型簡潔,橋身採用阿美族人喜愛的艷紅色,呈現令人印象深刻的陽剛之美,搭配橋下的碧綠溪水和白色帝王石,再加上四週翠綠的山巒,形成絕美的山水畫。在東河新橋上可瞭望太平洋,同時也可看到馬武窟溪水向東流出海,東河鄉也因此得名。
舊東河橋
東河舊橋由日本籍工程師吉田課長設計,本名「吉困橋」,造型相當獨特優美,由於橋的兩岸岩性不同,北岸為堅硬的石灰岩構成,南岸則是鬆軟的堆積層,河道中有巨大的石灰岩體,所以因應地形且為保留溪中巨石景觀,設計成一半是拱型結構,另一半則是支架式的橋墩,兩邊形成有趣的對比,是極為罕見的橋墩設計,特殊的造型與遠山近海及溪流中的巨石相輝映,是一座與自然環境最佳結合的橋樑。
東河舊橋在東河新橋用後功成身退,禁止車輛通行,雖然不再扮演交通運輸的角色,但優美的造型及周遭迷人的景色,使得東和舊橋依然退而不休,繼續粉墨登場,在休閒觀光上重新出發。傍晚時分,橋樑兩旁亮起暈黃的燈光,極具浪漫情調,是舊東河橋最美的時刻。
資料來源:台東縣觀光旅遊網
東河包子
地址:台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南東河15鄰420號
裡面的餡屬於大肉塊,老實說不合我的口味,覺得肉不是滷得很透。
接下來來到金樽。
金樽錨狀岩:即陸連島
金樽陸連島是臺灣唯一正在生成的陸連島,深具學術價值,整個範圍包括金樽漁港、白沙灣海灘及金樽附近的山澗峽谷,因灣似酒杯,故取名為「金樽」,又因形狀頗似船錨,亦稱「錨島」或「錨狀礁」。
金樽陸連島是與海岸平行的離岸島,會對前進的波浪產生繞射作用 ,繞射波最後在島與海岸之間相撞,因能量的消滅,使攜帶的沙礫沉積下來,形成連島沙州,退潮時,沙州露出水面連接離島即為「陸連島」。
從休憩區可俯瞰金樽海岸全景,但見浩瀚大海中的錨狀礁岩,恰如一個船錨住台灣這艘大船,使之穩如泰山,即使浪再大也不動如山。
資料來源:台東縣觀光旅遊網
咦!這不是去年在台北藝術大學草坪看過的“花開了”作品?是雙胞胎?還是特地一到此地展覽的?
接著來到我們總統夫人很愛去的都蘭國小。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國小
校內有棵九重葛恣意的開了滿滿的花朵。
我要長得像大樹一樣高!
花東國小的遊樂器材都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那種遊樂器材。
學校正門旁的小側門小巧的可愛。
都蘭派出所
就是那個東部海岸常常上新聞可供遊客紮營的派出所啦!
我們當然不是去露營的囉!而是去集印章啦!
新東糖廠,一旁有許多商店,不過已經夜晚了,所以就不拍照啦!
水往上流奇觀
受到地心引力影響,水往下流是人盡皆知的常識,但位於都蘭村漁橋附近的農田灌溉溝渠,卻出現反地心引力的「水往上流」奇觀,潺潺水流順著水溝蜿蜒往高處流去,令人嘖嘖稱奇。
因為水往上流,使得一條毫不起眼的灌溉溝渠聲名大噪,經常吸引遊客前來觀看,無論是信或不信,都值得親自到現場眼見為憑 ,親身體驗聞名全台的奇觀。
水往上流是因為路旁的景物傾斜度大於路面,而造成彷彿流水由低處往高處流的視覺上錯覺。
資料來源:台東縣觀光旅遊網
這是農業灌溉溝渠。
順著河流流向走,一旁的景物漸漸升高。
回頭照過去,景物真的是往下的,但是水卻往上流,真的是好神奇呢!
遊客可以一直跟著溝渠前進,景物會越來越高,最後到達公園裡,還可以在公園裡面跟著繞喔!真不愧是讓視覺錯亂的奇觀啊!
最後抵達了今日住宿點:台東市原住民文化會館。
第三天的行程是台東市→鹿野高台行程,敬請期待囉!^^
留言列表